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 >

东北历史详情

东北历史

韩国的朝鲜历史

2016-5-31 14:27:163622人已关注
朝鲜古代简史

   在韩国,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韩国的历史,往往断定为始于公元前2333年,天神之子与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的传奇人物檀君建立称之为朝鲜(意即“宁静的晨曦之国”)的第一个王国的时候。

  虽然在学者之间对于檀君神话的历史真实性有争论,但是,古代韩国是以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会为其特征的。这些氏族几经兴衰,到公元1世纪,韩半岛和现在称为满洲的部分地方出现了三个王国,即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百济(公元前18~公元660)和新罗(公元前57~公元935)。

  自668年新罗统一韩半岛以后,尽管常常遭受外国侵入,韩国却一直由单一的政府统治,并保持了政治上的独立和文化与民族的同一性。高丽(9181392)和朝鲜(13921910)这两个王国,在击退契丹、蒙古、满族和日本入侵者的同时,加强了王朝的力量,繁荣了文化。19世纪末,韩国成为俄国和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和中国争夺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建立了殖民统治,结束了朝鲜王朝,随之结束了传统的朝鲜。1945年,朝鲜光复不久,国土便被分割,南方的大韩民国建立了民主政府,北方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由共产党政权统治。

●檀君和古朝鲜

  史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散布于满洲地区、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韩半岛。东夷人中有一个神话,说传说的立国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亲和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据说他于公元前2233年开始统治,他的后代在朝鲜“黎明宁静之国”执政达一千余年。

  当周朝伐殷时,东夷人移向满洲和朝鲜半岛,因为那里气候条件较好。看来他们保持着团结,因为中国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曾赞扬他们亲密友爱,恪守礼仪。

  在中国的战国时代,黄海西岸的东夷同周朝人发生冲突。这导致他们向满洲南部和韩半岛迁移。

  东夷还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满洲地区的徙貊和居住在朝鲜半岛上的朝鲜人,他们都属于通古斯族,语言上属阿尔泰语系。当殷朝崩溃时,殷国臣民箕子约在公元前13世纪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

  接着,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燕国入侵,古朝鲜在公元前3世纪丧失了辽河以西的领土。这时候,出现了铁器时代文明,战国诸国向东驱赶难民。

  移民中有一个叫卫满的,在古朝鲜出任军事指挥官,以鸭绿江为基地。他把准王赶到南方,篡夺了政权。但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大军由陆海两路进犯位于辽河口的古朝鲜。两年后,古朝鲜被打败,中国在满洲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个都督府。这四个都督府建立之后不久,朝鲜的进攻变得猛烈起来,所有四个都督府均于公元313年被摧垮了。

●三国时代

  古代朝鲜在近似驾洛国的青铜器文化的最后阶段从中国的国家实力中看到了铁器文化的作用。在中国发展的同时,在满洲兴起了扶余。在韩国的南部,三韩的部族联盟逐渐发展到建国阶段。在南方,突出的是百济和新罗,在北方是高句丽。

  到公元1世纪时,高句丽已牢固地确立为一个国家,于公元313年将中国从其殖民地乐浪驱逐。可是,公元342年,高句丽首都陷落于中国的燕国之手。在高句丽同中国作战时,百济积聚起了实力,在第4世纪末叶同高句丽发生冲突。接着新罗发展壮大,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国家。

  高句丽于公元372年第一个采纳佛教来王国的信仰,百济是第二个,于公无元384年采纳;新罗是最后一个,于公元528年采纳。当时还采用了中文佛经。高句丽建立了一个学院来教育贵族,并在佛教传入前编写了一部共了100章的国家历史。百济在公元384年前,在第4世纪初也编写了自己的历史。只有新罗在信奉佛教之后才立即着手编写自己的历史。

  这三个国家就这样逐步建立起国家机构,采取儒教和佛教的等级结构,把国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们颁发国家法典,开始实施统治人民的法制。在这个过程中,高句丽吞并了扶余,新罗征服了伽耶。三国竟相加强佛教和儒教相结合的国家政权,由此试图进行认真的领土扩张。

  这时候,新罗发展了花郎组织,这是一种志愿性质的社会团体。花郎作为一个集体受到作战武艺、文学鉴赏和团体生活的训练,这种训练部分通过游历进行。教育的目的是:(1)事君以忠,(2)事亲以孝,(3)交友以信,(4)临战无退,(5)杀生有择。这些目标是著名的和尚圆光提出的,他把佛家和儒家的美德合在一起来教育新罗青年。这一运动风行一时,对增进新罗国家的强盛,作出了贡献。

  有了这个青年组织,新罗得以在文化领域也积聚起国力。在百济的一位建筑师的协助下,它建起了一座宏大的寺庙,名叫皇龙寺,和一座甚至在中国也闻名的高大的宝塔。皇龙寺的高70的宝塔于公元645年建成,直至13世纪蒙古人入侵才毁于战火。新罗愿意向高句丽和百济学习,并派和尚运河去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特别是通过佛教教义、建筑和中国的经典了解。

  在新罗同唐代中国建立友好关系时,高句丽却与隋朝和唐朝激烈交战。隋炀帝在对北方游牧部落作战获胜后,以一百余万军队进攻高句丽。公元612年,高句丽将军乙支文德依持防御工事,抵挡住炀帝的陆军和水军进攻达数目之久,并在隋军撤退时歼灭了他们。在萨水(清川江)进行的一次伏击使隋军30万人中只有2700人得以逃脱。隋朝的覆亡部分原因在于被高句丽击败。

  在唐朝兴起后,唐太宗沿着辽河修筑了防御工事和墙垣,企图为入侵失败进行报复。公元644年、648年和655年,唐太宗入侵未果。唐朝于是向新罗求助。

  新罗也说服了唐代中国来帮助它征服百济和高句丽。高句丽先前曾打败过隋炀帝,唐太宗与高句丽的敌对关系驱使唐高宗与新罗结盟,先是攻打百济,然后攻打高句丽。

  立国最晚的新罗最后打败了另外两国,但是未能控制国土延伸到满洲的高句丽的全境。在新罗实现统一之后,唐朝对新罗的意图便暴露无遗了。百济国王和他的家眷于公元660年被押解到唐朝,一名唐朝将领被任命为军人总督来统治百济领土。公元668年,高句丽的最后一个国王、他的官员和20万名俘虏也押往中国,高句丽的国土由唐朝的将军们治理。唐高宗的意图此时已很明显,新罗决心与唐朝一战。金庚信是新罗声名最卓著的将军,曾领导和指挥新罗的历次战役。他的决心使中国怂恿百济和高句丽起来反叛新另外的阴谋没能得逞。新罗开始对中国在唐朝控制的领土上的主宰地位进行积极抵抗。

  公元671年,新罗开始它自身反抗中国统治的战斗,攻下了中国的都督府,由此恢复了全部百济领土。公元674年,中国进犯新罗,因为新罗曾在杨口附近的买省城要塞和开城附近礼成江畔的泉城要塞消灭了唐军。新罗军队还把唐朝军队驱逐出平壤。尽管如此,中国军队仍不放弃对原来百济和高句丽领土的要求,直至公元735年,才承认大同江以南的领土属于新罗。于是,新罗成为拥有韩半岛大部领土和原来三国的大部分人民的单一国家。

  高句丽一位名叫高士桂的战士,在被唐朝一句将军俘虏后参加了唐军。他的儿子高仙芝在唐朝军事上屡建功勋,于8世纪中叶征服了塔什干,并将造成纸技术传给了阿拉伯国家。新罗和尚慧超于公元727年前往印度,游历印度五个王国中俱有历史意义的佛教地点,关于这次游历的一部记述作为有关公元第八世纪印度的重要历史纪录被保存下来。

●渤海王国

  高句丽覆灭后,高句丽前将领大祚荣组成了一支高句丽和貊貉(一个通古斯族部落)人的军队,带领他们前往由中国掌管的领土。他们最终在满洲的吉林附近定居下来,并在那里成立一个国家,起先叫震国,于公元713年改名为渤海。渤海国不久便控制了过去高句丽的大部分领土。渤海国的统治阶级大多是高句丽人。渤海国宣称自己是高句丽的继承国,有时自称高丽国。

  渤海国在9世纪上半叶宣王统治年间达成到鼎盛时期。当时渤海国的疆域北起满洲的松花江黑龙江,南至现代韩国的北部各道。它的首都位于当初建国的所在地-吉林地区的东京城。

  随着唐朝的覆亡,出现了政治混乱和暴力,渤海国成了受害者。公元926年,契丹征服了渤海,后来还统治了满洲人部分地方和中国北部。渤海国统治阶段大多是高句丽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南下,加入了当时取代新罗而新建立的高丽王国。

  当时渤海国在满洲部分的领土虽已丧失,但是在鸭绿江和豆满江(即图们江)边界线以南的地区却得到了恢复,于是人们迁徙到高丽。

●统一新罗

  新罗(668935)在8世纪中叶国力和繁荣达到极盛期。它试图建立一个理想的佛教国家,以精湛的石匠建筑艺术建造了石窟庵和佛国寺。用木刻印版印刷了佛经。在不久前修复佛国寺的三层宝塔期间,发现了陀罗尼经的最古老版本,印刷年代大概在公元706751年间。

  高句丽和百济的贵族受到比较宽大的对待。专门从事外交文书来往、医学、数学和天文学的学者们得到任用,以使专业人员为政府工作。公元722年,给农民分配了丁田(均地制)。于是农村人民便有资格耕种分得的土地了。还修建了蓄水库,以利稻田灌溉。对于所分得的田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大米、小米、大麦和小麦等实物作为回报。实物田赋按土地的实际作物征收。比外,农民还必须种植桑树以养蚕,必须种植栗树和松树,将栗子和松子作为附带税向政府和贵族缴纳。他们饲养牛马,每户二至四头(匹)。

  新罗人民过着富足的生活。首都很繁荣,建有长十余公里的走廊遮荫。

  一位名叫元晓的名僧为普通人民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教派。由于他的创造性思想,佛教传播到人民大众中,成为一种人们普遍信仰的宗教。

  第8世纪不再有战争,因而人们钻研学问的欲望高涨。新罗仅次于上层王室贵族即真骨的中上层阶段的学者,发明了借用中国汉字来记录韩国语言的新方法,即吏读文字。由于从事学问研究的需要日益增加,必须招聘中上层阶级的学者,因此在公元788年实施了准科举考式制度来满足这种需要。

  随着贵族沉缅于悠闲奢华的生活,国家对佛教的崇奉开始淡薄。佛教开始在边远山区创建一个新的宗派-禅宗。在城市里,由于边远地区的贵族之间冲突加剧,国家对佛教的崇奉也遇到困难,同时随着真骨(王族)内部的倾轧加剧,王权也不断衰落。惠恭王于公元780年被杀。图谋篡夺王位未能得逞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边远地区,还发生了由真骨地方官吏发起的暴动。哀庄王被他的叔父杀死,然后其叔父继承了王位。新罗在第9世纪就这样被国王周围以及地方政府的氏族内部倾轧所动摇。张保臬是一个飞黄腾达的商人。他在第9世纪在青海镇(莞岛)拥有大量商船,来往于中国和日本的港口运输货物,在海上贸易中拥有极大势力。他是反叛新罗国王的许多地方领袖之一。

  公元806年,政府完全禁止建造新庙宇和奢侈的装饰性建筑。

  崔致远是许多杰出学者之一,曾在唐朝科举考试中及第并起草过讨伐黄巢的檄文。他返回了自己的故国。然而,他所提出的建议不受重视,不被付诸实施。朝延授他以高位,他却宁可去海印寺隐居。因此学者们和中层阶级有才能之士希望推翻新罗的统治来个改朝换代。

●高丽时代

  新罗被像甄萱和弓裔这样的造反领袖闹得四分五裂。甄萱于公元900年在全州宣布成立后百济,弓裔于翌年在开城宣布成立后高句丽。最后一个造反领袖、贵族家庭子弟王建成了弓裔的首席大臣。王建于公元918年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了他,并寻求和得到了地主和商人们的支持。此时地主和商人的政治和经济势力都已远远胜过新罗政府。

  王建于公元943年轻而易举地向后百济发动袭击,并于公元935年接受了后百济的自动投降。翌年,王建又接受新罗景顺王的逊位。

  王建最初满足于不去触动各道的权贵们。他特别注意安抚新罗的贵族。他让前国王景顺在自己的政府中担任最高官职。他甚至与新罗王族的一位女士结婚,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

  在以高丽王国(9181392)——高丽的名称来自高句丽——开国国王身份登基后,他拟定了十条训谕要他的继承人们遵循。在这十条训谕中,他预言他的国家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国家之间大概会发生冲突,提出要加强国力。目标是收复高句丽过去的国土。他告诫决不要干扰佛教寺庙,并警告要提防篡位和各王族间发生内讧,要防止削弱地方权力。

  太祖(王建的谥号)的宽大政策加上他的婚姻纽带便得桀骜不训的地方贵族变得比较顺从。光宗王(949975在位)为了削弱地方权力,着手解放奴婢以恢复在公元956年被不公正地降为奴婢者的平民身份。此举有助于增加岁入,并受到被不公正地强迫当奴婢的人的欢迎。

  两年后,他实行了科举制度,以择优遴选官吏。他的继位人景宗(975981在位)实行给官吏分配土地和山林的办法。这些政策使高丽国得以作为中央集权政府立住了脚根。公元982年,成宗(981997在位)采纳了儒学家崔承老的上疏,为用儒家国家模式治理国家铺平了道路。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命,一切私人拥有的武器都收集起来改铸为农具。

  政府组织是按唐朝体制设立的,但是建立了官吏向国王进言和对国王的决定进行审查的制度。有了这样的国内秩序,高丽便得以抵挡住外国人的入侵。

  契丹兴起后开始大联合,把原来的部落联盟变成一个由中央统一指挥的组织。他们于公元926年征服了渤海国,公元937年正式定名了辽国。如上所述,渤海国人民逃到高丽,但是此时辽国已作好进攻的准备,因而高丽想同它建立外交关系的愿望落空了。辽国于公地983年、985年、989年和993年发起进攻,袭扰高丽。然而在公元993年,高丽统帅徐熙(940998)面对着与辽军僵持局面,与辽将萧逊宁举行和谈以结束敌对状态,承认高丽在鸭绿江以南的领土权。

  公元994年,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辽国于公元1010年发动进攻,高丽国王逃到南方。由于北方的女真部落在与满洲接壤的韩国边境地区强大起来,冲突变得更为复杂了。这给已经疲于战争的高丽发出了又一个警报。高丽国王显宗(10091031在位)下令刻印大藏经,乞求佛祖保佑。大藏经总共约有6000章。

  然而,在公元1115年,女真宣告成立金帝国,与辽国发生战争。公元1125年,金征服了辽国,转而侵略宋朝。到1126年,金征服了北宋,北宋逃到长江以南地区。宋朝两个皇帝被金俘虏。宋朝皇家书库和许多私人书库归金所有。

  高丽那年也遭了灾难。公元1126年,由于仁宗王的岳父纵火焚烧宫廷建筑,所有的宫廷建筑物,包括王家藏书楼和国家研究院的数万部藏书,全部化为灰烬。高丽损失了这批著名的藏书,而且无法从宋朝获得书藉。用木版印书既费用高昂,又十分费时。于是产生了用金属铸字印刷的想法,开始用浇铸铜钱的同样技术来铸铜版。在12世纪中叶前前后印了许多书目,但印数有限。

  公元1145年,仁宗(11121146在位)命儒学家金富轼编纂了《三国史记》。约一百年后,一位名叫一然的和尚编纂了《三国遗事》,这部著作记述了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重要史实和传统。

  但是,由于武官的地位降低,奉禄较少,文武官员之间发生矛盾。公元1170年,武官起来造文官的反,用流血手段来报复。

  大约这个时候,蒙古人巩固了政权,宋朝用焦炭炼铁的新技术被蒙古人利用来生产武器。蒙古人于公元1215年用这种新武器征服了金,并把死不臣服的辽国难民追赶到高丽境内。在那以后,高丽便接连地遭到蒙古人的入侵。高丽朝廷和官吏于公元1232年逃到了江华岛。

  蒙古人于公元1238年打进来,对高丽实行掳掠,毁掉了新罗时代建造的皇龙寺精美的宝塔。在江华岛上的高丽朝廷刻制了第二部高丽大藏经,这部佛经共80000多块木版,两面刻字,现在保存在海印寺。这项艰巨任务也是以祈求佛祖保佑抵御蒙古人的虔诚爱国心来完成的。高丽人民尽管不断遭到进攻和入侵,却同仇敌忾,抗击外国入侵者,保卫国家。

  从14世纪中叶起,蒙古的力量迅速衰落。他们自己内部存在着争夺王位的斗争,同时在14世纪40年代,中国全国各地频爆发起义。

  高丽最终摆脱了蒙古的控制后,开始采取措施改革政府。恭愍王(135174在位)首先将亲蒙古的贵族和武将撤职。这些被贬谪的人组成了一个持不同政见的派别,策谋发动政变推翻国王,但是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

  第二个国内问题是土地持有问题。此时,土地分配制已经瓦解。只有得蒙古人宠爱的文武官员,连同一小撮地主士绅,拥有绝大部分农田,由佃农和农权耕种。恭愍王试图实行土地改革,却遭到本应实施他的改革的那批官员的反对和规避,因为他们本就身拥有大量土地,按规定应对其所有权进行重大改变。

  第三个问题是佛教徒和儒家学者之间的敌对日益加剧。通常,佛教信仰与儒教信仰彼此共存,没有甚么冲突,而且在王朝的大多时间里确是这样。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此时高丽学者已深受朱熹在十二世纪末蒙古人入侵前夕所提倡的新儒教教义的影响。新儒家学者不同意一个人在出家做和尚前应先弃绝家庭联系的主张,因为儒家哲学的基础就是牢固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寺院拥有很大财富和权力以及国家为佛教节日承担巨大开支这两件事成为批评的对象。

  另一个问题是,日本海盗不再是抢了就逃跑的海匪,而成了深入国土行劫的有组织的军事劫掠者。正是在这个时候,李成桂将军由于在一连串交战中成功地击退这些海盗而声名卓著。

●朝鲜初期时代

国家结构

  李成桂将军夺取了政治和军事大权,废黜昌王(138889在位),立恭让王(138992在位)为国王。他这一派接着实行全面的土地改革。新儒家思想成为他同衰落的高丽君主政权及贵族斗争的政治资本。

  制定了科田法,此法不仅把土地交给李将军去分配,还赋予了他统治国家的权力。以他为首的集团完全了解,能不能带来秩序和结束衰微的高丽王国,取决于土地占有制度。

君权与两班

  文宗于公元1452年逝世,11岁的王子继承王位。国政握在议政大臣们手里,君权衰落。1455年,幼王端宗的叔父、不择手段的首阳大君以杀戮和弑君手段篡夺了王位。在这以前,他扑灭了文武官员的反对,并残暴地镇压了企图恢复端宗的活动。

  世祖(首阳大君的正式称号,145568在位)关闭了集贤殿,废除了承政院中的一些职位,并使司谏院(经0)隐于瘫痪,这种种措施的目的都有显了削弱思想上对君权的节制。设立了春秋馆,表面上是为了促进儒学。事实上,它仅仅被用作王家图书馆,而不是一个旨在促进和传播儒家思想的机构。此外,他还开创了私下接见个别官员的做法。无视有关国王接见官员必须有史官和承政官员在场的规定。

  可是,由于韩国君主受到两班无节制的压力,有人出来为设法提高君主地位的做法辩护。世宗时代的一位富有才华的学者梁诚之数度上疏,为君主的权力辩护。梁诚之强调韩国的独特地位,力陈维护固有传统的必要性。据他说,檀君是“天子统治者”。他提出这样的论点:韩国与中国一样,是被赋予天命的国家。这种论点加强了世祖对付行政系统的地位。

  朝鲜王朝历代国王中没有一个人的地位曾强大到能顶撞两班朝臣,新自到圆丘坛祈祷(本来只有天子有资格在圆丘坛与天帝交谈)。可是,世祖在对天帝的祭祀倾倾辞中却使用了“本朝创建者,帝国的始祖太祖(开国国王李成桂)”这样的辞句。

  世祖下令绘制韩国详图以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对各个地区的所有军人和后备役人员实行人口统计,并强化了要求全体国民携带身份牌的国民登记法。他在每一个道设置了人数众多的卫戍部队,并命令每一个城镇生产武器。

  世祖通过慷慨的田地赐予和医药安排,显示了对军人福利的关注。他还命令人们移居到人口稀少的北部边境地区去。

  世祖在招聘新的官吏问题上采取果断行动,增加武备学堂毕业生的数目来进一步加强军权。边续三次封功臣,以扩大效忠拥护的基础。可是,随着赐给功臣的可以继承的土地数量的增加,可供拨给新任命官吏的土地减少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和限制官吏和两班的经济权力,世祖制定了职田制,这种新制度只允许在任职期间对所分拨的田地收取田租。这样一来两班藉以享受终生田产权的科田制就终止了,那些不妥协分子便丧失了他们的田产。这种把授予土地限于现职官吏的制度意味着,拥有土地的原有两班阶级不改变为拥有土地的在职官吏阶层,就是就徒具空名的无地两班。

  除了久已确立的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以外,他还更经常地举行临时的文官和武官考试。由于临时考试中考试及第者的人数以21的比例超过定期考试及第者的数目,这种做法实际上使科举考试制度任由君主摆布。

  为了分散新儒教学者的注意力,世祖藉支持道教和佛教来藐视儒教正统。设立了刊经都监,繁忙地进行编篡佛教典籍和把这些典籍译成韩国文字的工作。印刷了五十部卷帙浩繁的高丽大藏经。为了使往往以中国为中心的学者有一部关于他们自己国家的全面的历史,公元1458年开始了编写《东国通鉴》的工作,这项工作在这位国王死后完成。

  《经国大典》的编写工作着手进行。这部大典成了王朝治国的基石,并给君主体制提供了某种书面的根本法制。

抵抗日本人

  创建朝鲜王朝的太祖在抗击日本掳掠者的战斗中战功卓著。在日本掳掠者的劫掠停止后,韩国开放了三个港口与日本封建领主通商,为一直与其他上层日本人士从事赢利丰厚的贸易的对马岛领主举行册封仪式。可是,驻在这三个港口的日方联络官不时带来麻烦,因而韩国封地的数量便减少了。

  在暂时让日本各交战的封建领主休战的织田信长被暗杀后,丰臣秀吉于1590年上台当权。丰臣秀吉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削弱日本西部那些势力强大的封建领主。在这种国内形势一触即发的情况下,他把视线转向国外,断定进攻中国会带来在国内求得和平解决所需要的出路。丰臣秀吉请求韩国协助攻打中国,遭到拒绝,于是他便命令他的部将于1592年进犯韩国。配备着韩国兵队所不熟悉的火绳枪的日本军队,在两周时间里便打到汉城。他们曾尝试进犯韩国的谷仓全罗道,结果却在晋州遇到由金时敏将军率领的人民的强有力抵抗。于是他们便转向汉城。

  宣祖和王子们逃到北方各道,呼吁明朝皇帝协助抗击进犯日军。其时日本将领内部发生争吵,而韩国李舜臣将军则在大韩海峡指挥了一连串战果辉煌的战斗,击沉了许多日本军舰。经李将军改进、装有龟壳状甲板的铁甲“龟船”,能够保护水兵和水师陆战队,任何其他般舰都无法匹敌。

  随着明朝军队的到来,日本不得不同明韩联军作战。由于李舜臣将军控制了海面,日本的供应线和授军都被切断,处境狼狈。南方各道组织起来的韩国义勇军以游击战术袭扰他们,而疾病和营养不良又给日军造成兵员损失。在此情况下,明朝将军与日方举行和谈。这时日军已丧失斗志,开始退却,在退却过程又遭到农民义勇军和僧侣军的狙击。

  和谈拖延了5年时间,却毫无结果。丰臣秀吉于公元1597年再度派兵侵犯韩国。这次入侵范围仅为庆尚道以及全罗道的部分地区,因为入侵军遭到义勇军的袭扰。

  日军退却,随后丰臣秀吉死去,迫使他的军队撤回。李舜臣将军试图趁日军撤退粉碎它,却在一次海战高潮中被流弹击中而牺牲。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但是却对韩国、明代中国和日本均有重大影响。

  根据科田法的条例,土地按人的地位(等级)来分配,通常只供有生之年享有。受田者获得租权,而农民则得到耕种权。按惯例田租为庄稼收成的一半,通常作为租税缴纳给国家。

  由于就耕作权而言,农民作为佃农对土地的占有得到了保障,不能被没收,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此外,两班(即拥有官职的贵族)的土地积累受到这样一条规定的严格控制:科田将只在首都周围的京畿地区授予,在这个地区,政府很容易加以监督和监视。

  李成桂及其追随者通过坚决地实行土地改革,掌握了经济大权。恭让王被迫退位,李成桂的追随着立李成桂为国王,由此结束了王氏家族原统治。李成桂改国号为朝鲜。以太祖为自己的年号。

  他把建立儒学机构放在第一位,以创立一个儒教国家。在汉城设立了一所高等学院和五所市立学校,并在各郡建立地方学校。从这些学校招聘儒生官吏在政府供职。

  两班一致行动,有权干预君主施政和决策。根据儒家训导,国家行政机构的职责是执行君主的意志,因为施仁政是符合君主的既得利益的,而君主则必须听取儒教学者们的忠告。在这方面,司谏院和议政府具有头等重要性。在这下面,是六个施政部门——六曹,即吏曹、户曹、礼曹、兵曹、刑曹和工曹,它们是首都主要的政府机关。在各道,由道尹管辖下的行政区划和行政长官管理地方行政。

  承政院把疏奏和进谏书逞交国王,并有权批准和纠正国王对官吏的任命以及他有关革新的敕令。宫廷史官的任务是记录宫廷每天发生的事情和国王的谈话作逐字记录。他们被赋予批评国王和对国王进行监督的权力。

  为了提倡儒学,公元1403年铸造了金属活字来印刷儒家和经典和历史文献。为了国家繁荣昌盛而提倡儒学研究,一再地铸刻新的整套金属活字,由此活字印刷术得到了发展和改进。

●朝鲜后期时代

  十七世纪的战后时期,社会和经济情况都发生了转变。富商的兴起促进了两班社会的衰落,而财政困难又促使政府一再进行赋税改革和出售头衔。战前时期几乎没有过的社会地位上升的情况开始发生。富有的农民和商人获得了两班身份,奴婢也能赎身自由。

  批判精神日益盛行,对新儒新正统性提出异议。这种精神使人对两班失去信任。西方文化通过中国传入所发生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主张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和调整的实学。派系斗争更加激烈。由于更多的两班-退出争权斗争者-改为从事土地耕种,人们的注意力被引到农业问题上来。结果,农管理技术和生产方法不断改善。私营的手工业场取代了官营的工场,刺激了为出售而生产货物。

  商业活动的增加促进了商业性农业的兴起,而商业性农业的兴起又促使农村生活开始性发生变化。钱币流通的扩大为农村生活和城市经济之间架起了一座梁。通俗诗歌和小说的兴起,促使人民注意社会的种种弊端,鼓励人民参加社会改革。

 

 

●古朝鲜建国神话

   天帝桓仁的儿子桓雄总想下到人间治理天下,桓仁知道儿子的意愿后,自己下到人世视察了三危太伯等地,认为这些地方可以造神福人间,于是授予桓雄三个天符印,派去治理这些地方。桓雄便率领三千人降到了太白山顶(即今之朝鲜妙香山)的神檀树下,建立了神市,自称“桓雄大王”。桓雄在这里设立了“风伯”、“雨师”、“云师”等职位,让他们掌管农事、疫病、刑法等三百六十余事。

   当时,有一只熊和一只老虎同居一个洞穴,经常想变成人,请求桓雄让它们变成人。桓雄经了它们一捆非常灵验的艾草和二十头蒜,对它们说“你们把它吃下去然后一百天不见太阳,就可以变成人了。”熊按照桓雄的要求去做,结果变成了一个女人,而老虎因为没有按照桓雄的要求去做,所以没能变成人。熊女因为没有人和她结婚,所以经常在神檀树下祈祷怀孕。后来桓雄答应了熊女的要求,和她成了亲,生下了王俭,即檀君。檀君后来当了古朝鲜的国王,于中国帝五十年即位,以平壤为首都,在位一千五百年,后隐居于阿斯达,变成了山神活到一千九百零八岁。

●高句丽建国记

   扶余王解夫娄年老无子,为了求子他骑马上山祭祀山川。当他到达鲲渊时,见一块巨石对他流泪,觉得非常奇怪,便令随从转动那块巨石。石下现出一个小男孩,形似青蛙,全身金黄。扶余王非常高兴,说道:“这是老天赐给我后代。”于是收养了这个男孩,取名为金蛙。等他长大后便立为太子。后来,扶余王的宰相阿兰弗对扶余王说:“有一天,上天对我说,要派他们的子孙在此建国,您应该避开这里。在东海之滨有个地方叫迦叶原,土地肥沃,非常适宜五谷生长,可以在那里建都。”扶余王接受了阿兰弗的建议,把都城迁到了迦叶原,国号东扶余。

   一天,一行人从天而降,来到扶余旧都。当中一辆绣有五条龙的彩车,车上端座一人,头戴鸟羽冠,腰佩龙光剑,自称是天帝之子,名叫解慕漱。在他左右有随从百余人,都骑着白鹄在彩云中飞翔,一路奏着美妙的乐曲。他白天居住在人间世上,晚上则返回天宫。

   扶余旧都城北有一条河,叫作青河。河伯有三个女儿,长女柳花,次女莹花,小女苇花,个个生得艳丽妩媚。这天她们一同从青河中出来到熊心渊玩,恰巧解慕漱打猎路过此地,见三个女子长得俏丽动人,便对左右说要是能娶她们为妃子,便可后继有人了。河伯的三个女儿看见解慕漱,急忙想潜入水中躲避。这时一个随从对解慕漱说:“大王为何不建造一座宫殿,把她们诱将进来?”解慕漱听了便用马鞭往地上一画,顷刻之间一座巍峨壮丽的铜宫便矗立在眼前了。三个女子不知是计,兴高采烈地来到宫内,解慕漱命左右设席宴客,当三个女子喝得醉眼朦胧时突然出现在她们面前三姐妹大吃一惊,急忙夺路而逃,然而河伯的长女柳花被解慕漱拦住了。河伯闻听此事大发雷霆,派遗使者质问解慕漱:“你是什么人,竟敢强留河伯的女儿。”解慕漱答道:“我是天帝之子,想与河伯之女成婚。”使者回禀何伯,河伯又令他告诉解慕漱,如果是天帝之子,要向我女儿求婚,应当派人来做媒。你强留我女儿,太不知礼法了。”解慕漱深感惭愧,想去见河伯,可又不知如何才能到达河伯之国,就想把柳花放回。可是柳花觉得既与解慕漱定情,便不能独自离去,就对解慕漱说:“假如有龙车,便可到达河伯之国。”解慕漱仰望苍天祷告,刹那间五龙车便从天而降,他与柳花乘上五龙车来到河伯所住的宫殿。河伯见到解慕漱便说:“你自称是天帝之子,那我就试一试你的本领。”说罢河伯化作一条鲤鱼,在庭前的碧波中悠然游荡,解慕漱则变成一只水獭,去捕捉鲤鱼;这时河伯又变成了野鸡,解慕漱也立刻摇身一变化为凶猛的神鹰;河伯又变成了一只鹿,解慕漱便化为一只,奔袭那只鹿。河伯觉得解慕漱确有本领,不愧为天帝之子,遂应允女儿与解慕漱成婚。可是河伯又担心解慕漱变心,便用酒将他灌得酩酊大醉,与柳花一起放在一个皮袋里,装上龙车,让他们同时升天。可是当龙车露出水面时,解慕漱酒醒过来,赶忙从柳花的头上取下金钗,将皮袋刺破,而自升天了。柳花只得自已回到中,河伯大怒,责骂柳花说:“你不听我的教训,做出辱我门庭的事来,应该受罚。”于是命左右将柳花的嘴唇拽得有三尺来长,然后把她贬到优渤水。

   东扶余国的一个渔翁发现优渤水中一个奇兽,偷盗网中之鱼,将此事禀报了金蛙王,金蛙王命渔翁捕捉奇兽。但鱼网被奇兽撞得千疮百孔,又造铁网捕捉,结果终于捕上来一个女子。其唇长三尺不能说话,金蛙令人三截其唇,女子才能说话,向金蛙王详述事情的始末。

   金蛙王得知她是解慕漱的妃子,就把她安置在别宫中。一天太阳光照射到柳花身上,柳花想避开,可是阳光总是追逐着她照射。从此柳花便有了身孕,不久从左腋下生出了一个大卵,约有五升。金蛙王对此十惊诧,觉得是不祥之兆令人把大卵扔到以马群之中,可是马却不践踏这个这个大卵。金蛙王又命人将大卵抛进深山,百兽均来护卫,阴天时卵上还显现出明亮的日光。金蛙王只好叫人将卵取回,还给其母柳花护养。柳花用东西将卵包起来,放在温暖的地方,终于一个男孩破卵而出。这个小孩才满一个月就会说话,一天他对母亲说苍蝇叮他的眼睛,使他不能入睡,请求母亲给他做一张弓。母亲满足了他的要求,小孩就用弓射纺车上的苍蝇,几乎百发百中。扶余人把善射者称为朱蒙,所以人们就叫这个神奇的孩子为朱蒙。

   朱蒙渐渐长大,武艺日益高强。金蛙王有七个儿子,经常与朱蒙一起游猎。一次金蛙王的儿子和随从共四十余人,才猎获一头鹿,而朱蒙独自一个人却满载而归。太子带素奏于金蛙王说:“朱蒙是个非常之士,若不早想办法将他除掉,必有后患。”于是金蛙王命朱蒙去牧马,以试真意。朱蒙心里非常愤恨,向母亲诉说道:“我是天帝之孙,今天落得个为人牧马的下场,真是生不如死。我想到南方的土地上去建立一个国家,但是不敢私自作主,请母亲大人指教。”母亲听了朱蒙的这番话后也不禁伤心落泪,对朱蒙说:“你有此雄心就要做好准备,将来去南方长途跋涉需要有骏马相佐,我去帮你选一匹良驹。”于母子二人来了朱蒙的牧马场,母亲挥动长鞭抽打群马群马都落荒而逃,其中一匹一跃跳过了数丈高拦,母亲告诉朱蒙这匹乃是骏马,朱蒙暗自将一根钢针扎入马的舌根,马因为舌痛而不食水草,显得非常瘦弱。一天金蛙王来朱蒙牧马处巡视,看到群马皆肥,甚为高兴,将那匹瘦马赐给了朱蒙。朱蒙得马后拔出了扎在马舌根上的钢针,每天精心喂养,不久马就变得膘肥体壮。朱蒙还暗暗结交了三个朋友,叫作鸟伊、摩离、陕父,个个足智多谋。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朱蒙便与好友一道悄悄离开了扶余。一行人行至淹滞(一名盖斯水)时,无舟可渡,朱蒙怕追兵赶来,用鞭子指着青天喟然长叹道:“我乃天帝之孙,今避难至此,无舟不能渡河,乞望苍天怜我孤子,速为我造桥。”朱蒙说罢以弓击水,大群的鱼鳖浮出水面,搭成一座桥,朱蒙等始得渡河。这时追兵也已赶到,但先头部队刚一上桥桥便坍塌了,追兵被淹死无数。朱蒙一行行至途中,忽然飞来一对斑鸠,口中含着麦子。朱蒙引弓施射,斑鸠落地,他从斑鸠口中取出种子后对着它们喷了几口水,斑鸠便复活了,飘然飞去。这种子原来是朱蒙的母亲派斑鸠送来的。

   朱蒙等行至毛屯谷,又遇到三个人,一叫再思,一个叫武骨,另一个叫默居。他们仨都归顺了朱蒙。朱蒙对众人说:“我奉天之命,欲建立基业,现在又遇到这三位贤人,真正是天助我也。”于是根据他们各自的才能,分别委以重任。朱蒙一行来到卒本川,只见土壤肥沃,山河险固,于是想在该地建都。虽然来不及马上建筑宫殿,但众人在沸浪水上盖了房子,建立了国号为高句丽的国家。朱蒙成为高句丽始祖东明圣王,时年22岁。

●百济建国记

   百济始祖温祚,其父为邹牟,或云朱蒙。朱蒙自北扶余逃难至卒本扶余,卒本扶余王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见朱蒙相貌才能非凡,将第二个女儿嫁给了朱蒙,不入扶余王薨,朱蒙继承了王位,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沸流,次子名温祚。朱蒙把他在北扶余时所生的儿立为太子,沸流和温祚怕太子容不得他们,遂与乌干、马黎等十个臣子悄悄离开北扶余往南而去,许多老百姓跟随着他们,到了汉山,他们爬上负儿峰,往下察看可以居住的地方,沸流想在海滨建都,十个臣子谏道:“只有这河南的地方,北依汉水,东靠南岳,南望沃泽,西阻大海,其地势难得,在此建都不是很适宜吗?”沸流不听臣子们的劝谏,带了一部分老百姓去至弥邹忽,温祚则在河南慰礼城建都。以十个臣子为辅佐,国号十济。沸流到达弥邹忽以后,因为该地潮湿而水的碱性太大,百姓不得安居,所以带着百姓们回到了慰礼城。他看见慰礼都邑鼎定,人民安泰,自觉非常惭愧,抑郁而死。他带来的老百姓都归顺了温祚,国号改为百济。

●驾洛国记

   自从开天辟地以后,此地未有邦国之号,也没有群君臣的称呼。只有我刀干、汝刀干、彼刀干、五刀干、留水干、留天干、神天干、五天干、神鬼干等九干,他们统率着百姓,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时为中国后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壬寅三月在水边祭祀的日子,从北方的龟旨山传来了异常的呼喊声,九干和百姓二三百人聚集到声音传出的地方,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那声音问道:“此地有人吗?”九干等答道:“我们在此。”那声音又问道:“我现在到达的是什么地方?”九干等答道:“是龟旨山。”那声音说道:“皇天命我来这里建立新国家,任一国之群主,你等必须掘山峰手撮土,唱着迎神歌:‘龟何龟何,首其现也。若不现也,燔灼而吃也’,跳着舞迎接大王。”九干等听了这番话后都欢快地唱歌、跳舞,不久抬头望天,只见一紫绳从天上垂至地上,众人翻找绳子底下,有一个红布包着的金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有像太阳那样圆的金色的卵六个,众人又惊又喜,百拜之后仍旧用红布包好抱回,放在床上。第二天清晨,众人又聚集在一起将盒子打开,六个卵变成了六个美丽的童子,坐在床上,过了十余天,都成了身高九尺魁梧的汉子。其中首先从卵中出来的童子被称为首露,于一个望日登上了王位,建立了大驾洛国,又称伽当国。

 

 
  • 客服热线
  • 商务洽谈
  • 13596379558
  • 投诉建议客服
  • 13704312303